|
多地探索新模式破解居家養老困局目前,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.6402億,占18.70%。據民政部預測,“十四五”在這個階段,社會將從輕度老齡化轉向中度老齡化;五到十年后,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了中年,更大的養老金考驗即將到來。 根據國家衛生委員會披露的信息,我國大部分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,約90%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。然而,這一比例高達90%的居家養老群體面臨著缺乏養老設施應老化改造的困難。 張天祥師傅和妻子在家退休。孩子們結婚后一個人出去了。通常,家里只有一對老夫婦。因為家里沒有扶手等安全裝置,張師傅洗澡時摔倒了。心有余悸的張師傅受傷后,在衛生間安裝了扶手。 10月10日,北京創新完善養老服務模式試點啟動。針對大城市居家養老痛點難點,此次試點提出依托養老管家鏈接整合老年人周邊各類服務主體、服務資源,為老年人提供質優價廉、可持續可信賴的居家照護服務綜合解決方案。 退休老人張天祥:我覺得我還是需要這個設施的,老了,不小心摔壞了,起不來都麻煩了。 中國老年學會和老年醫學會提供的數據顯示,除老花鏡(60.9%)、家用血壓儀(13.8%)等國內老年人使用率超過10%外,其他非常規老年用品的利用率極低,如家居環境中使用的扶手、衛生間輔助設備、廚房輔助設施、防滑浴缸、求救設備、護理床等。這也使得廠家和商家忽視了老年用品。 目前,國際市場上老年用品種類約6萬種,而我國只有4000種。如此大的老年人口和稍薄的品類表明,老年用品市場需求巨大。 蘇州解決了居家養老困難 為了改變老年家庭缺乏養老設施的困境,讓老年人在家里過上更舒適的生活,江蘇蘇州啟動了適合老齡化的民生項目。根據該計劃,蘇州今年還對1萬個老年家庭進行了適合老齡化的改造!笆奈濉痹诖似陂g,蘇州將完成5萬個老年家庭的適老化改造。 最近,住在姑蘇區銀橋新村的周祖芬開始改造廚房。這個想法來自于對廁所老化改造的肯定。去年,周祖芬的妻子年滿80歲,符合補貼標準“政府、家庭、公司、公司、”該方案全面改造了他的浴室,不僅解決了多年來的頑固滲水問題,適合安裝老化輔助用品,而且使老兩口在家洗澡更方便、更安全。 姑蘇區銀橋新村居民周祖芬:看看我們的椅子。我通常坐在這里(洗澡),起床時有扶手。很容易。 一個電話可以叫到門口的是為他們提供改造服務的社區物業。今年,蘇州市民政局、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重點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,探索“社區物業養老”結合新的服務路徑。 探索家庭養老的新模式 為促進居家養老市場的發展,各地及相關產業也在積極探索居家養老領域的發展方向。 中午11點是浙江省長興縣和平鎮回車嶺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午餐時間。在志愿者的幫助下,老人們正在吃飯。 老人:很好,很滿意。食物,衛生,一切都好。 除餐飲業外,還配備了視聽室、書畫室、理發室、書角等功能區,能有效滿足老年人的各種精神文化需求。 廣東省惠州市開啟了社區嵌入式老年人居家養老新模式,打造老年人食堂,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。目前,惠州市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已基本建成,智慧老年服務覆蓋全市社區50%以上。 目前,許多機構也在積極開發高科技、智能化的養老產品。這是一臺看似普通的攝像頭。整合人工智能算法后,能準確識別老年人的安全狀態,在老年人摔倒或需要幫助時報警,并及時通知事先設置的緊急聯系人。 據統計,2021年,我國智能健康養老領域新申請專利116項,其中專利發明513項,互聯網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正逐步應用于養老產品中。 |